首页
友情链接
Search
1
将夜(精校版)
321 阅读
2
王志纲论战略
246 阅读
3
我的母亲做保洁
214 阅读
4
无国界病人
183 阅读
5
定西孤儿院纪事
178 阅读
影视推荐
电子书籍
励志成功
历史传记
经济管理
生活时尚
学习教育
漫画绘本
人文社科
小说文学
登录
Search
标签搜索
日本科技150年
山本义隆
科技
始于极限
文学
铃木凉美
上野千鹤子
记忆
阅读
多米尼克・奥布莱恩
历史
史学
小说
明朝
当年明月
简史
美国
姚尧
人物
传记
SP 推荐
累计撰写
14,175
篇文章
累计收到
3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影视推荐
电子书籍
励志成功
历史传记
经济管理
生活时尚
学习教育
漫画绘本
人文社科
小说文学
页面
友情链接
搜索到
3
篇与
的结果
2023-10-09
寻路中国
寻路中国书名:寻路中国作者:彼得・海斯勒格式:EPUB/MOBI/AZW3标签:中国社会纪实时间:2019-06-05评分:ISBN:9787532752805内容简介我叫彼得·海斯勒,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这本书讲述了我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这七年也正是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期,单在北京一地,每天申领驾照的新人就有一千多,其中有好几年,乘用车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政府在乡村所铺设的公路里程数,就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的总量。《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寻路中国》是我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它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如前两本书那样,它研究中国的核心议题,但并不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叙述作者简介彼得・海斯勒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他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市,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并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海斯勒曾自助旅游欧洲三十国,毕业后更从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国、中国到泰国,跑完半个地球,也由此开启了他的旅游文学写作之路。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海斯勒散见于各大杂志的旅游文学作品,数度获得美国最佳旅游写作奖。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中,《江城》一经推出即获得“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甲骨文》则荣获《时代周刊》年度最佳亚洲图书等殊荣。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百度网盘城通网盘(备用)电子书链接(目前没有,待补充)隐藏内容,请前往内页查看详情
2023年10月09日
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10-08
江城
江城书名:江城作者:彼得・海斯勒格式:EPUB/MOBI/AZW3标签:文学纪实时间:2017-07-06评分:ISBN:9787532756728内容简介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我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会去。在随后的两年,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在这里,我有时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又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之中,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构成了我在四川停留两年的部分生活。2001年,也就是这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候,一条通往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了,一条铁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没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这座城市正在飞速发展着,在过去的二十年,那样一种转型变化的感觉——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正是中国的本质特征。很难相信,这个国家曾经完全是另外一种模样,是19世纪西方人眼中“永远停滞的民族”。2003年,三峡大坝一期完工后,不断上涨的江水将陆续淹没那些江畔之城,这多少令我有些伤感。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正是不断变革的对应面:贫穷、烂路、慢船。
2023年10月08日
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3-10-08
奇石:来自东西方的报道
奇石:来自东西方的报道书名:奇石:来自东西方的报道作者:彼得・海斯勒格式:EPUB/MOBI/AZW3标签:纪实译文随笔时间:2016-10-13评分:ISBN:9787532764952内容简介如果你不认识何伟,就请从这本《奇石》开始。如果你已经读过《江城》、《寻路中国》,甚至是《甲骨文》,那么,更不应该错过何伟的这颗“奇石”。一个作家的笔,要如何赶上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从2000到2012,3个国家,12个家,24个故事。终于,在何伟的笔下,你不仅能读到奇形怪状的中国。徒步长城,甲骨冰冷。从江城到新城,当年的艾米莉,已然成了大姑娘。美国的西部,日本的黑道,尼泊尔的和平队,埃及的清真寺。十二年来,何伟用心记录的,不止是中国。作者简介彼得・海斯勒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他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市,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并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海斯勒曾自助旅游欧洲三十国,毕业后更从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国、中国到泰国,跑完半个地球,也由此开启了他的旅游文学写作之路。海斯勒散见于各大杂志的旅游文学作品,数度获得美国最佳旅游写作奖。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中,《江城》一经推出即获得“Kiriyama环太平洋图书奖”,《甲骨文》则荣获《时代周刊》年度最佳亚洲图书等殊荣。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电子书链接(目前没有,待补充)隐藏内容,请前往内页查看详情
2023年10月08日
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